2023年5月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白斑综合征病毒直接激活mTORC1信号通路,通过聚合免疫球蛋白受体介导的对虾感染促进其复制。

已有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复合体1 (mTORC1)信号通路的机制靶点具有抗病毒功能或有利于病毒复制,但mTORC1增强病毒感染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在日本囊对虾体内,敲低雷帕霉素机制靶点mTOR或雷帕霉素mTORC1注射抑制剂后,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增殖能力下降,提示WSSV利用mTORC1在对虾体内复制。机制上,WSSV通过与其受体——聚合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结合感染对虾,并诱导其胞内结构域与钙调素相互作用。钙调素通过与AKT的pleckstrin同源性(PH)结构域相互作用,促进蛋白激酶B (AKT)的激活。激活的AKT磷酸化mTOR,导致mTORC1信号通路激活,促进其下游效应子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s),用于病毒蛋白转译。此外,mTORC1还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4EBP1),导致4EBP1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eIF4E)分离,用于虾体内病毒蛋白的翻译。我们的数据揭示了虾体内WSSV增殖的新途径,表明mTORC1可能是对虾养殖中WSSV控制的潜在临床靶点。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UBE2B通过促进RAD18介导的ZMYM2单泛素化和稳定促进卵巢癌生长。

泛素结合酶E2B (UBE2B)可与泛素E3连接酶RAD18形成异二聚体。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索UBE2B/RAD18复合物的新底物及其在卵巢癌中的调节作用。使用GeneMANIA预测蛋白质的物理相互作用。使用商业卵巢癌组织阵列的连续切片检查UBE2B、RAD18和ZMYM2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共免疫沉淀试验检查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作用。采用环己酰亚胺chase法研究UBE2B和RAD18对ZMYM2降解的影响。构建移植瘤模型,评估UBE2B-ZMYM2轴对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23例卵巢癌中UBE2B与ZMYM2呈强正相关,RAD18与ZMYM2呈中度正相关。在CAOV4和OVCAR3细胞中,myc-ZMYM2与UBE2B和RAD18相互作用。抗RAD18免疫沉淀的样品中检出UBE2B和ZMYM2。UBE2B过表达或敲除均不影响ZMYM2 mRNA的表达。UBE2B过表达增加了ZMYM2的单泛素化,但减少了其多泛素化。RAD18敲除抑制ube2b诱导的ZMYM2单泛素化。UBE2B过表达显著增强了ZMYM2蛋白的稳定性,而RAD18敲低则削弱了ZMYM2蛋白的稳定性。UBE2B过表达显著促进了CAOV4细胞衍生的异种肿瘤的生长。ZMYM2的下调再次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削弱了UBE2B过表达的促生长作用。总之,本研究揭示了UBE2B/RAD18复合体对卵巢癌中ZMYM2单泛素化和稳定性的新调控作用。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高分辨率SSiNGLe-AP方法揭示了哺乳动物DNA中基本位点的复杂基因组模式。

DNA损伤在生物学和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不同类型的DNA损伤如何影响细胞功能还远远不清楚,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高分辨率的方法,可以绘制它们在复杂基因组中的位置,如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在这里,我们介绍了SSiNGLe-AP方法的开发和验证,该方法可以用全基因组和高分辨率的方式绘制一种常见的DNA损伤类型和基本位点(AP)。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6种不同年龄的小鼠和人类癌细胞株的不同组织。结果发现AP位点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非随机分布,在特定的基因组位置(包括单核苷酸热点)表现出动态富集,特别是受基因表达、年龄和组织类型的显著影响。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DNA损伤基因组模式的真正复杂性。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P2X7R-NEK7-NLRP3炎症体的激活:芪参颗粒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新途径。

背景:急性心肌缺血(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心肌组织持续的无菌性炎症浸润是诱发急性心肌缺血继发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NLRP3炎症体的激活是急性心肌缺血后无菌性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表明,芪参颗粒(QSG)能明显抑制缺血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性损伤,但其抑制NLRP3炎症体激活的效果和具体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QSG抑制AMI后炎症的具体机制,并对可能的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小鼠心肌缺血模型。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估小鼠的心脏功能。用ELISA检测血浆CK-MB和cTnl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通过HE染色和IL-18、IL-1β的免疫组化来评估小鼠心肌组织炎症的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LRP3、ASC、Caspase-1和CD86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关键通路蛋白P2X7R、NEK7、NLRP3、ASC、Caspase-1,以及效应蛋白IL-18、IL-1β。在体外实验中,使用A TP+LPS构建RAW264.7巨噬细胞NLRP3炎症体激活模型。进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NLRP3途径激活物和效应物蛋白的表达。质粒转染的P2X7R过表达和免疫沉淀实验被用来评估QSG调节的NLRP3炎症体激活途径。结果:QSG通过抑制NLRP3炎症体的激活,挽救了小鼠的心脏功能,并进一步减少了炎症影响。在体外,QSG通过下调NLRP3炎症体关键通路蛋白的表达,抑制了LPS联合A TP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NLRP3炎症体激活。此外,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抑制或过度表达P2X7R以及免疫沉淀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进一步证实,QSG通过P2X7R-NEK7-NLRP3途径降低巨噬细胞炎症体的激活。结论:P2X7R-NEK7-NLRP3炎症体的激活是QSG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新的治疗机制。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环形膜褶皱干扰肝细胞癌Hep3B细胞中生长因子诱导的PI3K-AKT通路。

背景: 环形膜褶皱(CDRs)是生长因子(GF)在细胞背表面诱导形成的圆形膜褶。它们可以作为激活AKT蛋白激酶的信号平台。GF刺激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质膜中生成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PIP3在CDRs内部积累,招募AKT进入结构,并磷酸化它们(pAKT)。鉴于PI3K-AKT通路在GF信号中的重要性,CDRs可能参与了细胞生长。有趣的是,有些癌细胞系可以表达CDRs。我们假设CDRs通过调节AKT通路促进致癌。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了表达CDRs的癌细胞系并研究了它们的细胞功能。方法:在6个肿瘤细胞系中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对CDR的反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CDRs的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相关信号分子进行了观察。利用生化分析研究了CDRs在AKT通路中的作用。肌动蛋白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 (Cyto D)和PI3K抑制剂TGX221被用于阻断CDRs。结果:GF治疗在肝癌Hep3B细胞系中诱导了CDRs,而在其他肝癌细胞系HepG2、Huh7和LO2肝细胞细胞系中没有诱导CDRs。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I3K-PIP3-AKT通路在CDRs处被激活,受体蛋白被招募到结构中。Cyto D和TGX221完全阻断了CDRs,部分减弱了GF诱导的pAKT。这些结果表明,CDRs调节Hep3B细胞中受体介导的PI3K-AKT通路,存在CDRs不依赖的pAKT机制。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DRs可以调节Hep3B细胞中的AKT通路。由于在其他HCC和肝细胞细胞系中未观察到CDRs,我们认为Hep3B中的CDRs可能通过异常触发AKT通路来决定细胞的癌特征。参与CDR形成的信号分子是某些类型HCC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乳头瘤病衍生的TGF-β降低NK细胞毒性,有助于降低JORRP患者中HPV的持久性。

自然杀伤(NK)细胞在青少年发病反复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患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JORRP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百分率增加,特别是CD11b-CD27- (DN)亚群增加,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RNA测序显示JORRP肿瘤具有下调的“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特征。我们还发现细胞毒能力受损和NK细胞激活受体包括NKp30和NKp46的低表达。在JORRP的血浆和肿瘤组织中均发现较高的转化生长因子-1 (TGF-β1),抗TGF-β1抗体可恢复NK细胞的细胞溶解活性,上调NKp30和NKG2D的表达。此外,我们发现肿瘤NK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6型(CXCR6)明显高于外周血中。R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SNU1076细胞系相比,HPV6-E6-E7和HPV11E6-E7过表达均导致TGFB1表达升高,且与HPV11-E6E7过表达细胞共培养后,CXCR6表达升高。总之,我们证明了乳头状瘤病TGF-β1通过下调JORRP患者NK细胞激活受体导致NK细胞毒性降低。

- 阅读剩余部分 -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本期与您分享的是: 外胚层来源的额骨间充质干细胞通过FGF1部分减轻神经炎症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促进创伤性脑损伤的恢复。

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BI)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以及功能缺陷。干细胞促进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各种神经损伤。在此,我们旨在研究外胚层来源的额骨间充质干细胞(FbMSCs)在小鼠TBI模型中促进大脑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以C57BL/ 6N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中等控制的皮层冲击损伤建立小鼠TBI模型,评估脑损伤程度和行为障碍。从额骨中分离出外胚层来源的FbMSCs,采用多元分化试验、流式细胞仪和微阵列分析评估其特性。在不同的伤后天数内分析有无FbMSC应用的脑修复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行为测试以评估学习和记忆的改善。采用RNA测序、免疫荧光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炎症反应和神经再生情况。通过体外共培养分析和谷氨酸转运量化,探讨FbMSCs促进神经发生和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结果:外胚层来源的FbMSCs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成骨分化能力。FbMSCs为CD105、CD29阳性,CD45、CD31阴性。

- 阅读剩余部分 -